教育從吃喝拉撒開始

本文Tag標簽:??

    一.吃

    孩子的成長有一個共同的機制,這作為人這種靈長類動物的共同的特質(zhì)。比如人一出生就要吃,先用吮吸的方式解決吃的問題;六個月以后開始吃一點別的食物;九個月開始自己扒著吃;十二個月開始模仿著使用成人的飲食工具;十八個月時已經(jīng)能自己吃飯了;到了二十四個月大的時候,又要求成人喂他吃。

    在這個共性之下的個性是吃的多或少(這個差別太大了),吃的樣子和時間差別也很大,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,所以,不必在這方面努力。當然,這方面的“少”或“慢”等,也可能有著成人不當養(yǎng)育所造成的問題。

    不當?shù)姆椒ǎ?/P>

    孩子不想吃了硬逼他吃,造成害怕吃飯。

    生怕孩子吃不飽,不好好吃,一到吃東西時家里就氣氛緊張,造成孩子不喜歡吃飯。 幼9家9兒童
    太想讓孩子攝入某一種營養(yǎng),費盡心機想盡辦法,使孩子發(fā)現(xiàn)一到吃東西時大人就變得不對勁,于是產(chǎn)生恐懼,心情緊張,就是吃了也會不吸收。

    不讓孩子試驗自己吃飯,致使孩子無法獲得吃的樂趣。這種“試驗”,還包括“嘴”以外的吃飯工作——這樣會使孩子更愛吃東西,而現(xiàn)實中這類情形比比皆是,如,用小餅卷考鴨,比直接吃進去要有趣得多。

    孩子變得不吃飯了,于是父母很生氣,致使孩子由于害怕成人的威嚴而吃飯,從而使吃飯成為一件痛苦的事情。

    正確的方法:

    不要與別人的孩子比任何吃方面的事情,去感覺自己孩子的需求,并做出恰當?shù)姆磻?yīng)。

    餓了再吃,渴了再喝,或兩歲之后培養(yǎng)定點吃飯的習(xí)慣。

    在和孩子共同吃飯時,將好的吃飯形象展示給孩子,如不挑食,吃的很香,良好的評價,由衷的贊美等,心情愉快,一心一意。

    所有的動物,只要沒有體質(zhì)病變,都不會餓死自己,所以不必緊張,如果孩子快餓倒了還是不吃,那說明在心理上對吃飯有了障礙了,最好不出現(xiàn)這情況。

    將每一種飯菜都做得很有營養(yǎng),若想讓孩子吃哪個,就將哪個放在突出別致的器皿里,并且你也吃得很香,而不勸孩子。

    一定要相信蒼天讓孩子最先想要的就是吃。你只需要將食物提供給他,吃的事情必須要由他自己來做。

    二、喝

    有很多人說等渴了再喝就晚了,但上帝給人造了渴的獨特感覺,如果我們從來不知道渴感覺,從來沒有渴過,就失去了將“渴的感覺”與“喝的行為”聯(lián)系起來的機能。

    不論大人還是小人,都需要隨時隨地地加水。但我們也發(fā)現(xiàn)有的孩子愛喝,有的孩子不愛喝。兩歲之前,成人如果能夠?qū)⒑⒆拥摹翱仕枨蟆备杏X出來并與“水”配對,之后,只要在孩子的活動范圍內(nèi)提供飲水,或適時提供孩子自由選擇的機會,孩子應(yīng)該不會有“喝水問題”。

    可能出現(xiàn)的問題有:

    擔(dān)心孩子不喝——給水里加進各種有味道的東西,使孩子對水的味道要求越來越高。

    生怕孩子缺水——機械地、無時無刻地給孩子塞水,強迫孩子喝,使孩子從心理上拒絕喝水。

    覺得喝水是一項重要事情——一到要求孩子喝水時就表情嚴肅,口氣堅決,孩子只好應(yīng)付差事,碰一下即可,從而造成真正缺水。

    給孩子介紹各種飲料——使孩子對其發(fā)生興趣,然后又開始控制,造成對商品飲料的更大需求。

    無論在任何時候,孩子一張嘴就將水杯或水瓶對到孩子嘴上灌一口——使孩子不但無法獲得飲水的快感,反而討厭所有的飲水器皿,從而造成“厭水”結(jié)果。

    正確方法

    2歲前按時喂水,加點鈣之類是可以的,但最好是白開水。

    2歲之后可以在孩子可能渴了時建議喝水,喝與不喝由孩子選擇。

    2歲半之后將水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,由他自己來喝,不用去管。

    不要用任何飲料刺激孩子,維生素可以通過吃水果等方式解決;4歲之后由孩子自已選擇,但有個前提,只提供純果汁奶飲等供孩子選擇。

    三、拉
 
    不知為什么,我們父輩最早想讓孩子做到的是大小便自理,但專家們發(fā)現(xiàn),成人在訓(xùn)練孩子大小便時所付出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并沒有產(chǎn)生理想的結(jié)果。盡管這些成人從孩子3個月開始就開始把便,或者很早就讓孩子每天多次地坐在便盆上大小便,但這些孩子并不比沒有經(jīng)過這種訓(xùn)練的孩子能夠更早地學(xué)會大小便自理。專家認為家長應(yīng)該等到孩子向他們表現(xiàn)出自己能夠大小便時,才對孩子進行大小便訓(xùn)練。

    可能由成人造成的問題有:

    由于成人存在著自己人生經(jīng)驗中對大小便排在被子和衣物上的恐懼,又把這種恐懼傳導(dǎo)給孩子,讓他們將自己的排便與恐懼聯(lián)系起來。

    對孩子的排便姿式橫加評論、大驚小怪,刺激孩子注意排便,使孩子把排便當成了一種不自然的事情,有排便需求時便不知所措。

    把便——給孩子造成不自然的努力。

    在收拾孩子便溺物時表示厭煩,或表達有臭味之類的不愉悅情緒(包括愉悅玩笑,因為孩子不懂得開玩笑,會當成真的),使孩子擔(dān)心自己的排泄物影響了他人,從而造成不自然排便)。

    不停地問孩子要不要排便,造成他們緊張,不能敏感排便,致使“排空感”和“排泄感”之間的紊亂。這是造成固執(zhí)尿褲、拉褲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 只教孩子排便行為,不做示范,使孩子覺得自己很笨,學(xué)不會。

    幫助孩子排便時不注意場合,造成羞愧心理。

    正確方法

    孩子兩歲左右開始做示范,喚醒孩子大小便的自主意識。

    注意觀察孩子對便溺器皿的興趣,不能強迫孩子使用感到恐懼或不喜歡的器皿。

    不要給孩子穿帶扣子、拉鏈、背帶的褲子。

    每次幫助孩子發(fā)現(xiàn)把褲子提起來的技巧。

    對孩子的任何排便方式和行為都不要指責(zé),只為他們演示正確方法,和他一起上廁所。因為孩子學(xué)習(xí)大小便自理需要可模仿的對象。

    注意孩子使用什么方式告訴你他要大小便,并及時幫助他。不要在他便不急時催他排泄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

更多關(guān)于 的文章
  • 沒有相關(guān)的文章